森梦商朝文史网

李自成一贯打着不纳粮的口号他的百万大军到底吃什么探秘宋朝有趣历史故事中的社会饮食奇观

0

李自成起义之初,便提出了“均田、免税”的政策,并专门做歌:“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这对连年遭受灾荒而垂死挣扎的普通民众来说,无异于是救星降临。当李自成进入河南时,饥民蜂涌而来,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从者如源,日夜不绝”的盛大场面。随着人数增加到百万之众,那么问题来了,迎闯王不纳粮,那闰王的百万之众都吃什么?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李自筹措军粮钱财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直接掠夺土豪劣绅的财产以充军费。在早期,由于聚集的人数不是很多,所以用于打造军械兵服、粮草及军饷的费用不会很多,只要掠夺几个当地土豪就绰绰有余。此外,还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救济受难的灾民。

当义军发展到中期时,有好几十万人了,如果此时还用老办法单靠掠夺富绅显然是无法满足这么多人的开支。于是李自成不得不派人四处活动,在未曾去过的地方去掠夺那里富绅们的财产,这让义军撑了一段时间。但后来李自成意识到了“不纳粮”给义军带来的困难,因此便开始在洛阳等地实行“抚商贾、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軍”的政策。

当李自成带领百万之众杀进京城的时候,不仅意味着起义取得全国性政权,也标志着大明王朝灭亡。但与此同时,却暴露出了一系列更严重的问题:巨额资金需求,以及恢复生产劳动等问题。而且由于崇祯皇帝留下的财政状况惨淡,加上追赃助饷这一办法虽然解决了短期内的问题,但却引发更多矛盾和混乱,最终害惨了自己。

最终害惨李自成的是他提出的“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尽管这个口号最初是为了减轻人民负担,但长久下来,当人们发现并不能根本改变生活状态时,他们的心中幻想破灭。这正所谓给予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而失去了群众力量支持后的失败就是最终结果。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