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画像。
皇二子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嫡长子,由孝诚仁皇后所生。仅在一岁多的婴儿时便被立为太子,但遭到废黜、复立和再次废黜,最终在雍正二年逝世,被追封理亲王,并谥号密。
皇三子胤祉,出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为荣妃马佳氏。允祉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成为了父亲的学术上的得力助手。在康熙征葛尔丹时,他领衔镶红旗大营。21岁被封诚郡王,但一年后降为贝勒;32岁晋升诚亲王。雍正即位后命他守护父亲的景陵,但在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四子胤禛,即清朝著名的雍正帝,与父親相继而立。他出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亲是孝恭仁皇后。在父亲亲征葛尔丹时,他负责掌管正红旗大营。当他20岁时,被封贝勒;31岁晋升为雍亲王。而当他的父亲驾崩后,他顺利地登基成为新一任君主。
皇八子胤禩,是康熙二十年的产物,其母是良妃卫氏。他曾经由惠妃抚养,对其赞誉有心性好,不务矜夸,因此深受爱戴。在17岁的时候即被封贝勒,并署内务府总管事。但由于争储位之争失势,被剥夺了爵位并受到拘禁。不过,当他的兄长胤礽获释之后,又恢复了其贝勒身份直至雍正时代。在那段时间里,他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并负责工部事务。但最终因结党妄行等罪名,在元年的末尾失去了其王爵,被圈禁,并且削宗籍,更名阿其那,最终在同年的末尾逝世。
另一位弟弟 胤禟,是以26岁便被封为贝子的重要人物,其母是宜妃郭络罗氏。此人在雍正在位期间,因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而遭到了罰责,在三年中丢失了爵位并被幽禁,不久之后又因为宗籍问题更改名字成塞思黑,最终于该年的末尾离开人间。
最后提及的是第十三个兄弟——胤祥,以1686年的出生纪念着这段历史。此人与其他兄弟不同,没有留下显著的事迹或记载,只能说是在家族中默默无闻地存在着,而他的哥哥们则纷纷走上政治舞台各展身手。
至于第十四个兄弟——胤禵,这个人与其他几位具有相同血缘关系但却未能获得平静生活,因为他选择支持自己的一个兄弟对抗另一个,从而导致自己降级和监禁直到乾隆时代才逐渐恢复一些权利。这份对于家族内部斗争的见证,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作为统治者的一家人的复杂情感网络,以及他们之间竞逐权力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