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李世民逼宫成功后盛世唐朝社会风云变幻李渊是否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0

李世民在唐高祖武德九年的夏季,利用玄武门的机遇,将自己的兄弟们除掉,并迫使父亲李渊将自己立为皇太子,最终篡夺了帝位,是为唐太宗。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他手下那些忠心的将领和精英士兵,还因为他与弟兄之间最初是政敌,而非简单的血缘关系。

对李渊而言,这场宫廷政变是不可预见且无法控制的。他虽然有许多儿子,但作为君主,他必须首先考虑到臣子的忠诚和国家安定,而不是家族内部的情感纠葛。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之所以能够顺利登基,也得益于他的卓越能力以及手下的支持。

当然,有人认为李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生孩子,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退一步看,作为太上皇,他已经无意再参与政治斗争,而且儿子如同明君般治理大唐帝国,使其繁荣昌盛,他的地位早已被尊敬地置于一旁。而关于“一心只顾生孩子”的说法,其实指的是他在当上太上皇之后过着悠闲、奢靡的生活,不再介入政治权力斗争。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公元627年,李渊退位给儿子 李世民后,就成为太上皇,从此开始享受悠闲生活,那时候他61岁了。他共有22个儿子,其中最小的一个出生是在贞观四年,即630年。但女儿的情况则稍微复杂一些,有19个女儿,大部分都是在之前出生的,只有一两个是在627年以后出生的。这也说明,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出身的情况相对宽松,同时也是家庭人口众多的一种现象。

综上所述,“一心只顾生孩子”其实是一种形容后的描述,用来形容当时退休后的生活状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关注点。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