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盛简介:近代建筑营造业的一代宗师
杨斯盛,字锦春,小名阿毛,是上海川沙八团乡青墩(现蔡路乡)杨家宅人。父母早逝,家境贫寒,他十三岁到上海习泥水匠技艺。后来在海关及西人住所从事房屋修建,熟悉西方近代建筑技术。他能操英语,识欧美人甚多,与英商公平洋行大班阿摩尔思关系密切,为其建造缫丝厂,积累资本。
1880年,杨斯盛创设了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性质的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他个人的事业成就,也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杨斯盛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他捐款助黄炎培筹建川沙小学,并在黄被捕时花巨款将其营救出狱。此外,他还资助在狱中遇难的资产阶级家邹容下葬。在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他于1904年创办广明小学、广明师范讲习所,并于1907年开办私立浦东中学,将几乎全部家产用于教育事业,被誉为“毁家兴学”。
他的这一行为和理念深受社会尊敬,不仅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赞赏,也受到官方表彰。在清光绪三十三年的丁未正月二十四日(1907年3月8日),浦东中学正式开学,而他提出“勤朴”校训作为办学宗旨,以期培养学生成为有精神和体魄担当的人才。
尽管浦东中学是杨家的私产,但他临终前立下遗嘱:“杨氏子孙不得干涉校产校务”,以确保学校独立发展。著名学者胡适对他的评价十分高,他在《四十自述》文集中专门撰写了一篇《第一伟人杨斯盛传》,并题词:“楷模千秋远。”
通过他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既精通专业,又热心社会、教育事业的人物形象。他不仅是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更是一个具有时代感和启发意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