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代四大名人的王保保,真实身世与众不同。据1990年洛阳出土的赛因赤答忽墓志铭显示,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的原名,是蒙古人,而非汉人,其家族源自河南光州固始县,父亲赛因赤答忽是蒙古伯也台氏,曾任翰林学士、太尉。母亲佛儿乃蛮氏,是出身乃蛮部的察罕帖木儿姐姐。
在元末农民起义中,他组织“义兵”与妻舅察罕帖木儿并肩作战,并继承了其父文武双全之才。在军事上,他以幼时多病而被养于家中的身份,被推为领袖,在红巾军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政治上,他参与了元朝内部党争,与孛罗帖木儿等势力相互攻伐,最终形成对峙局面。
尽管他担任左丞相,但他的地位并不稳固,因为他并非大根脚官人。他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两人的反目。而在朝廷无法立足后,他请求“南还视师”,但未能实现南征计划,最终与李思齐等军阀交战,一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八月,被剥夺调度天下兵马的权力,并最终被诏书削去官职,只留有河南王爵位,其兵权被分割。
通过这段生平,我们可以看出王保保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既有着显赫的地位,也遭受了无数挑战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