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故事,就像一部历史剧,充满了悲剧和英勇。从他7岁就能文到成为万历四十七年的探花,从翰林院编修到礼部右侍郎,再到南明弘光政权礼部尚书、永历政权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他的一生都是挑战与成就的交织。
在魏忠贤的时代,他坚持正义,不屈不挠,被罢官削籍。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家中重振诗社,对岭南诗坛的复苏有着重要影响。他还积极参与救济灾民,在城内分区设点,每天向饥民施粥。
当李自成攻入北京时,陈子壮被起用为故官,但由于马士英等人的阻挠,他无法行通。在清军攻陷南京后,他投靠了唐王朱聿键,但因前嫌未能加入政府。在永历帝即位后,他再次担任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提点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四省军务,并率领义军抗击清军。
最终,在1647年11月6日,陈子壮宁死不屈,被清廷处以惨无人道的“锯刑”。他的慷慨就义和最后的话语,“界(锯)人须用板”,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他的一生,是对自由和正义的无尽追求,也是对个人荣誉和民族尊严的坚定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