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汉定都长安之时,关中地区不仅是官吏、军队和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粮食的主要来源地,也是西汉拓展西北边疆的重要基地。因此,为了满足各方面对粮食等物资的需求,尤其是在汉武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除了凿漕渠以从东方运输粮食至关中外,更着重于在该地区增建灌溉工程,以扩大水浇地面积,从而增加当地粮食产量。这一过程中,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便形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兴建水利工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最著名的是龙首渠、六辅渠、白渠和成国渠等多个农田水利工程。
龙首渠的建设始于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公元前122—前111年)。据说,有人向皇帝提出了开凿一条引洛水灌溉重泉以东10,000多顷盐碱地的建议。武帝采纳这一意见,并派兵卒万余人负责这项任务。他们从征县向南开凿,到了商颜山麓,由于土质疏松,他们改用井渠结构。这一技术虽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由于挖掘时发现许多化石,当时人们将其称为“龙骨”,故称为龙首渠。
六辅渠则是在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是六条辅助性小型灌溉道总称,其目的是引导小溪流水来滋润郑国上的农田,这些农田地势较高,不适合通过郑国大型灌溃系统来灌溉,因此需要单独设置的小型系统。此外,还有规定了“水令”,这是我国最早记载中的用水制度。
白 渡穿 准 是 在 武 帝 太 始 二 年(公元 前 95 年)动工的一项重大工程,它由赵 中 大夫 白 公提出并主持,该 渔 首 位 于 谷 口 , 渔 道 在 郑 国 渔 南 面 向 东 南 流 经 汲 阳 和 高 陵 后 注 入 渭 水 长200里,可以灌溉未被郑国大型灌溃系统覆盖的大约4500余顷土地,使得谷口及池阳等县成为高产区,并且流行了一首民歌赞颂两者的作用:
田 处 何 所 汲 阳 谷 口
郑 国 在 前 白 渡 起 后
举 臼 为 云 决 港 为 雨
白渡穿准虽然比起郑国更有效率,但是因为泥沙沉积的问题,一段时间后容易淤塞。如果只看优点却忽略缺点,那么这样的设计在长远来说并不合理。另外还有成国渠,它位于郿县境内以涧江为源头,大体呈东西走向经过扶风和兴平后注入蒙茏沟,以供皇家园林使用。
以上所述,这三大类分属于泾河、黄河与洛河三个不同的源头,其中包括大量的小规模项目,如灵轵[zhǐ纸]、[wéi违]等,这些都是为了提供更多的地面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和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