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天津南地区曾是屯田种稻的重要基地。据史书记载,早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就提出了在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想法,并得到宋太宗的支持。元代至明代,这一传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朱棣下令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而弘治元年(1488年),丘浚又提出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化斥卤为良田。万历二十五年的春季,更有户部奏请天津巡抚万世德实施开垦政策,使得沿海荒地被开发成为良田。
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期间,对于葛沽、白塘口等地的荒土进行了军垦民种,成功实现了农耕。这一方法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之法,以“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高”十个字命名,被称为“十字围”。这种围田格局以河水为界,一面滨河三面开渠,与河水通,有助于排涝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减轻土壤盐分,同时利用潮汐灌溉和排放尾水。
清代诗人华长卿有《十字围》诗赞其美景:“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徐光启因修历书来到天津,在此期间四次屯田,并将实践心得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还深入研究改造盐渍土,并总结出因地施肥的重要性。
随着后金入侵辽东,大量难民流向京师与辽东战场,此时再度出现了屯田热潮。在天启初期,当地官员如张慎言提出新一轮屯田计划,其中包括卢观象所倡导的一系列开垦措施,如官种、私佃、三民共事等。此外,还有人提议设立“屯学”,既能增产粮食,又能培养士人,为国家增添人才。
这些历史事件和实践经验,不仅奠定了中国农业文化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农业改革提供了宝贵参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技术仍然被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为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土地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