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吴锐乐观豁达,以知足常乐为己任。他希望儿子不像自己一样平凡,因此给他起名承恩,字汝忠,这个名字寓意着做大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小时候的吴承恩确实有天赋,他聪明勤奋,一般文章能过目成诵。早年入私塾学习,学业进步迅速,被乡里称赞为才子。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他对“四书五经”的兴趣渐淡,而对神仙鬼怪、狐妖猴精等奇异故事则情有独钟。在读书时,他还记录了许多笔记和摘录,最喜欢的小说野史是《百怪录》和《酉阳杂俎》。这些奇幻的故事情节养成了他搜奇猎怪的习惯,为后来的《西游记》创作奠定了基础。
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沉浸在神话故事中,对此他的父亲感到恼火,但他依旧不改狂放傲物的性格。尽管如此,他还是娶了一位叶姓姑娘,并且在妻子的劝导下重新拾起“四书五经”,并取得科举生的资格。这让家人喜悦一时,但随后的科场失利让他深感挫败。
父亲去世后,再次落第,让他的精神受到重击。但在病倒期间,他得到了家人的鼓励,并决定再次努力。他最终在1534年的考试中未考取进士,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而且导致了身体上的疾病。此刻,看着妻子、母亲和孩子们,他恢复了生活的勇气。
两次科举失利,以及生活上的困顿,对吴承恩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认为命运不是由个人力量所决定,而是天命所至。在这种压力之下,《西游记》的创作成为一种逃避现实,同时也是一种抗争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手段。而这部作品问世后,不仅影响了文学艺术,也在民俗学、社会学上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