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乘坐列车穿梭于北京站时,我们总能从窗外的车窗望去,看到那座雄伟的曲尺形箭楼,这就是内城东南角楼,唯一留存至今的内城角楼。如果回溯到一百多年前,当你站在这座角楼上向外看,你会看到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那里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出口的一处重要地点。向着城内看,也是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小“泡子”串联起来,就像一条翡翠项链,北方人称之为“泡子河”。
说起角楼,它们总让人们想起故宫城墙上的四座奇异美观、结构精巧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的大型箭楼。这些古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极品。不过,在明清时代,北京内外城还有一共八座不同风格的大型箭楼,它们不仅有装饰作用,而且驻扎有军队,以备随时防御来犯之敌,因此都被设计成防御性的箭塔。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其余七座大型角楼或毁于雷电和战火,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城市建设中被拆除。而现在,只剩下这一个幸存者——内城东南角楼。这座建于明正统四年的古老建筑曾经见证了许多历史变迁,并且经历了多次修缮,最著名的是乾隆皇帝对所有京师城墙进行大规模修葺或重建。
这个独特的地标性建筑位于突出城市墙的一个方形台座上,是曲尺形构造,高达29米(其中台座高12米),底边长39.45米,有700平方米大的建筑面积,其结构坚固无比、易守难攻。两条大脊在转角处相交成十字,用灰筒瓦绿剪边和绿琉璃装饰其间,而每面均设有箭孔,一共144个,是国内现存最多方向最多的箭孔数量。此外,还有一层楠木柱20根,上面铺设三层板材,以应对三层以上的箭孔。
此前的1981-1983年间,这个幸存者的重修工作得到了政府资金支持,并按照原状进行了恢复,使它又一次焕发出了当年的旧貌,并且已经对社会开放供游览。在这里,不少人错误地将这个地方叫做“东便门”,其实,“东便门”是在角楼以东约200米处的一块区域,该区域已于50年代被拆除。
照片中展示了一幅北国水乡美丽画卷,如果不是画中出现的人民日报图片中的内城东南角樓与巍峨北京城墙,我们可能以为这是苏州水乡景色。大通桥畔是明清两代最重要漕运码头之一,从1875到1878年之间,由德国摄影师查尔德拍摄的情景照展现了这一点。在古代,大量来自南方田赋汇聚首都的大量粮食通过漕运方式运输,其中包括从张家湾沿通惠河直抵朝阳门码头的情况。这段历史见证了元、明两代以及清初漕运活动对于首都经济生活至关重要的地位。
尽管《红樓夢》第三回提到的林黛玉进京途径大通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林黛玉是在朝阳门码头登陆。而那些停泊在碼頭旁邊的大木船,就是官府专用的運輸船只,這些船大小几乎完全相同,被称作“剥船”。太平天国后,大運河淤塞无法行驶漕船,便改用沙船夾板船或者租用招商局轮船走海路再换装可入內陸運行之剥boat。这种由大船换小船,即所谓剥運方式,对粮食物流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在光绪二十六年全数改为机动式交通工具后,这场跨越五百年的巨大的历史活动逐渐淡出记忆之中。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文物及相关设施如同其他许多文化遗产一样,都未能幸免遭受现代化建设而消失不见,如1966年拆除的大通桥畔等地所发生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