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朱常淓免费看明朝那些事儿的物品场景

0

我要讲述的是朱常淓这个人物,他的生活发生在1607年到1646年之间,这段时间里他成为了安徽凤阳的一个人。他有一个别名小潞王,字中和,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他的家族背景很有名,他是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也就是说他与当时的皇帝万历皇帝是亲戚关系。万历四十六年的时候,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潞王。在他的藩国河南卫辉地区治理了二十六年。

然而,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随着明朝灭亡的情况发展,朱常淓流寓到了杭州。在清顺治二年的六月份,当时弘光政权覆灭后,有一些大臣推举他为监国。但不幸的是,不久之后清军来到了杭州,那些支持他的官员纷纷逃跑,最终他也被押送到北京,并在第二年五月被杀害。这意味着他的生命总共只有四十岁。

在历史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那是在弘光元年的五月下旬,当时清军渡过江水并俘虏了弘光帝,这个消息传达到了杭州,一群大臣包括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袁宏勋等人请求朱常淓出面监国。当时邹太后命令这样做,因为他们认为朱常淓非常贤能,就像古代宣庙东征期间襄和郑监国一样,他们都是祖先宪高高兴兴地一起行动。而现在同样可以效仿。所以在八日的时候,朱常淓就自称成了监国,并且派遣陈洪范作为代表去与清军进行谈判,但最终因为形势不利,最终决定投降。

虽然这段经历可能看起来不是特别成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朱常淓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和书法家。他对绘画音律书法都有一定的造诣。《历代画史汇传》中提到他善于画竹石,而且至今还有一块刻有“月外兰”的石碑保留在卫辉市博物馆中。

除了绘画之外,他也是制琴的一手好手,被称作“潞琴”。这些琴制作精良,每一张都编号,而且崇祯皇帝把它视作珍品,用以赏赐给诸王作为礼物。

最后,我还想提到的就是关于音律方面的研究和创作。据说他写了一部叫《古音正宗》的专著,由于崇祯七年由潞王府刻印出版,全书共七册,其中收集了50首自己的创作曲目,以及其他古代曲目的复原版。

而且,我们知道书法是他下工夫最多的地方之一,在潞王府保存了一批他的手书石刻,以至于后来的汲县知县将这些石刻镶嵌进崇圣祠墙上,使其得以保存下来。这让我更加感慨于那个人物丰富多彩的人生,也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走上了怎样的道路,都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故事。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