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三国中杨仪被废的原因有三杨仪是好还是坏

0

在三国时期,杨仪的仕途遭遇了多次起伏,最终被废原因有三。首先,他与尚书令刘巴产生了不和,这导致他被降职成为弘农太守。随后,杨仪任丞相参军期间表现出色,在建兴三年(225年)担任此职。在建兴五年(227年),他跟随刘备出兵汉中,并在建兴八年(230年)升为长史,同时获得绥德将军的称号。

然而,杨仪并未因为这些荣誉而满足,他继续追求更高的地位。在亮去世后,他负责部署安全退军,并按照亮生前的安排,让蒋琬继承自己的位置,但自己仅仅担任中军师。这一安排让杨仪感到不满,在建兴十三年(235年),他的怨言越来越多,最终被削除官职,被流放至汉嘉郡。

尽管如此,杨仪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不断地上书诽谤他人,其语言激烈无比。最终,这些行为使得他落入陷阱,被逮捕下狱,最终身亡。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旦个人心胸狭隘、不能自省,即便曾经拥有权力,也难逃挫败的命运。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