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版图面积上看,宋朝的疆域相对狭小,在北宋时期仅有280万平方公里,而明朝永乐时期的国土面积则接近新中国的大小,为997万平方公里。从军事实力来衡量,明朝显然要强于宋朝。但是,从经济角度分析,明朝的经济水平整体低于宋朝。宋朝的人口规模达到了1亿多人,有历史学家认为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空前的高度,与欧洲进行横向比较,也是当时国际上的强者。在赵匡胤时代,以1990年美元购买力的换算方式计算,人均GDP为450美元,而到末年的高峰则达到了600美元。
在商业发展方面,宋代远超过农业,因为赵匡胤实施的地主兼并政策不干涉,所以农业发展水平在有宋一代略低于明代。而由于地主兼并严重,使得很多人转而从事手工业,这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正是因为商业兴盛,传统金属货币供不应求,因此纸币开始出现,并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此外,由于全面取消宵禁政策,在夜市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全国商城数量远超唐代,即使唐代版图更广,但因宵禁过严,对商业影响较小。
至于明代,其人口数量普遍认为少于宋代,再加上幅员辽阔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因此商城数量比起盛世之下的苏东坡、范仲淹时代的江南城市要少。不过也有若干富裕的大都市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另外,由於對商業態度不夠重視,以及工匠的地位較低,不得應試,這些都影響了其經濟發展。
明初時採取了重農抑商政策,並未繼承並延續前一段時間資本主義萌芽的情況;反而被當時所施行的重農抑商政策所扼殺,只是在晚清時期由於大量農民流離失所再加上技術進步,又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整體水平仍然落後於兩宋時代。
此外,由於執行海禁與宵禁制度,每年可開放夜市日數顯著減少,以及海禁導致海外貿易水準也無法達到兩晉盛世之際的情形,是為我們理解兩種不同的歷史經濟狀況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