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健书法之美 —— 从《杨永健作品集》的深邃篇章
在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来自上海的《杨永健作品集》。打开封面,轻触纸页,那份沉稳而又生动的书法风格,如同一艘航船,在墨海中穿梭,带我走进了这位书法大家的心灵世界。
杨永健,1948年出生于浙江海盐,是中国书法界的一颗璀璨星辰。他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办公室主任,以及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和国家高级美术师。多次参加各类展览,他的作品不仅被国内外同行所瞩目,更荣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奖”。
在创作与教育之间,杨永健既勤勉探索,又注重理论研究。他著有多部关于楷书笔画、结构和行草的著作,如《怎样写好楷書筆畫》、《怎樣寫好楷書結構》、《怎樣寫行書》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他的楷書如晋唐之交,与北碑相通;行草则使转纵横,一气呵成。这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无数次点画运作、结构间架以及谋篇情趣的精心雕琢。在每一字上,都能感受到他对艺术细节的考究与追求。
从他的作品来看,每一次挥毫,都是一场精妙绝伦的大戏。肩肘腕指,全身心投入其中,使得每一个笔触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那么充满生命力。这正是古人所说的“下笔点画波撇屈曲”,一切皆需尽一身之力以送之去世。
王僧虔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审美上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在杨永键的手中,这句话更显得深刻,因为他既重视形态,也重视内涵。他在落墨时,不仅注意到点画完美度,还注重宾主欹正,以达到一种意在笔先的情境演绎。
作为工作忙碌但仍能保持宁静状态的人物,他不仅能够处理繁杂的事务,还能找到时间进行艺术创作。这份智慧,让我们由衷地钦佩。尽管时间宝贵,但对于像杨永键这样的人来说,即便是在忙碌中也能寻找那份宁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图均选自《杨永键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