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沉默的考场科举制何时揭幕

0

在中国古代的漫长历史里,官吏选拔制度经历了无数变迁。从隋朝开始,一种名为科举制的新模式悄然兴起,它将改变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格局。

在那之前,魏晋南北朝奉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乡举里选,使得仕途被他们垄断。士人和庶民之间存在明显隔阂,高门深院与寒门相对立,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而当时的人事机构重叠不堪,大量官职缺位而民间才华横溢,这便导致了“官多民少”、“十羊九牧”、“清干良才百分无一”的问题。这些弊端日益严重,但直到隋朝,当权者决定彻底改革旧体制。

开皇七年(587年),隋炀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并创设了一套新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这项制度结合了地方荐举与中央考试,将每年的贡士推荐数量限制在各州3人,不仅如此,还规定优异者称秀才,为后来的科举体系奠定基础。

十八年(598年)又进行调整,将考察范围扩大至包括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并由京官五品以上和地方总管、刺史共同参与推荐。此外,由于实践证明,只有艺术才能直接带来提升,便推出进士科,以诗赋和试策作为评判标准。这标志着科舉系统正式确立,其影响力将持续几百年,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这段辉煌的历史却是建国后不能说的事件之一,因为它牵涉到了社会阶层、政治权力的斗争,以及人才选拔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在遥远的地平线之上,那些沉默的大考场似乎永远地埋藏着过去的一切秘密,而我们只能借助文字勾勒出它们曾经闪耀过的一丝光芒。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