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金庸大师《鹿鼎记》的人一定对《四十二章经》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其整个故事正是以各路人等争夺这些经书为线索而展开叙述的。在文中,为了抢夺这件宝贝,江湖上的各路人马杀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最后大白后才发现,原来众人关注的并不是这些书上的,而是隐藏在其中的宝藏。那么,《四十二章经》是否与小说上的众多人物一样,仅仅是金大师为了情节需要而杜撰的吗?
既然《四十二章经》为佛教经书,那么就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说起。佛教本为古印度的宗教,据记载,西域佛教国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汉朝,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公元前2年,景卢从伊存受《浮屠经》,从此佛教得到合法地位。不过,此时佛教在中国并未被广泛接受,直到东汉明帝时期,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
汉明帝是东汉第二代皇帝,光武帝刘秀之子。明帝在位期间,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少数民族侵扰的威胁,使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例如,在班超出使西域后,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65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紧接着又复置西域都护。
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化,佛教也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明帝的一个梦更是促进了佛教在汉代的传播。公元62年的一个春夜,汉明帝刘庄在内宫寝殿休息,夜间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明帝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却“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
明帝不觉从睡梦中醒来,对梦中所出现的异象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会时,他向群臣详细地描述了昨晚所做之梦,看看是吉是凶。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瞧瞧你,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时,掌管递奏章传达圣旨的官员通事傅毅奏说:“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初八,山川震动,江河泛滥,晚上西方天空现出五色光华。太史苏推测,这当是一位大圣人在西天诞生。这位圣人降临人间是为了救苦救难,他的教义,一千年后就能传入我国。”
明帝果然被傅毅这一番话惊得目瞪口呆。傅毅看明帝如此模样,便继续说:“屈指算来,那时至今将近千年,陛下梦到的金人,大概就是这位圣人吧!据臣所闻,现在西域有位神人,其名叫‘佛陀’,陛下梦见的必定是他了。”
听到这里,明帝化惊为喜,就想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位“佛陀”的详情,于是选派使者羽林郎中泰景、博士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经过3年的时间,他们回到洛阳,还带来了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并带回一些经书和佛像。汉明帝为了对二位僧人表示欢迎,于公元68年,敕令按天竺式样为摩腾、法兰建精舍居住。
由于那些经卷为梵文,所以汉明帝便安排他们在白马寺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相传所译出来的就是现传的《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者,一经之别目;以此经分段为义,有四十二段故。“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凡佛所说真理皆可曰经。经又训为常,以所说为常法故。此经以四十二段,摄佛说一切因果大义,故名《四十二章经》。其是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时留存下来的第一部经书,而白马寺也成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因此,《鹿鼎记》中所提及的《四十二章经》确实存在,只不过其与“宝藏”、“龙脉”等并无关系,只是金大师在写小说时的杜撰罢了。而《四十二章经》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其内容多以譬喻说理为主,警句迭出。比如:“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第八章)“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第二十二章)“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第二十五章)
如果说《四十二章经》里真有什么“宝藏”的话,这些醍醐灌顶的警句,就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