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中国出售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苏-35战机的谨慎态度,类似于一个守护者对珍贵宝藏的保护。直到2009年,中国还曾试图购买这两种高科技武器,并进行了非正式接触。但俄方坚持认为,这些先进 weaponry 正被用于满足其国家安全需求,而且生产线首先需要满足国内军队的需求,因此暂时无法出口。
解放军之前所拥有的S-300PMU2防空导弹,其射程仅有200千米,对抗欧美地区可能发起的空中导弹威胁时显得不足。然而,关于苏-35这个话题,一位来自中国航空工业界的人士甚至表达出了不屑之情:“我们连看都不用看!”这是因为,在沈飞公司“复制”苏-34的情况下,即便是更为复杂的项目也能被克隆。而沈飞还可以进一步模仿印度版的苏-30MKI,这可能会部分取代歼11B。
至于复制苏-35,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由于117S发动机尺寸的问题,使得必须重新设计苏27机身后段,以及加装正负15度矢量喷管。此外,由于IRBIS雷达峰值达到20千瓦(远超N001雷达),新型号还需重新设计电力系统。而最关键的是发动机。在WS-15大推力发动机和矢量推进技术完成之后,2018年左右开始复制苏-35并不遥不可及。这一过程展示了中国工程师智慧解决问题能力,也预示着未来的技术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