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万历八年五月初七日(1580年6月18日),凌濛初出生于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东晟舍铺(今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祖父凌约言,嘉靖庚子举人,仕至南京刑部员外郎。父凌迪知,嘉靖丙辰进士,时年五十二。嫡母包氏,已逝。生母蒋氏,时年二十一。
读书交游
万历十九年(1591年),凌濛初十二岁。入学。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凌濛初十八岁。补廪膳生。
万历三十七年的冬季,他在南京珍珠桥寓所接待了前来拜访的袁中道。在此期间,他与朱国祯、钟惺、林古度、韩上桂和潘之恒等人结社吟诗。这段时间对他深化了文学修养,也为他后来的文學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刻书作曲
天启六年的春季,他完成了一系列杂剧和传奇,如《虬髯翁》、《乔合衫襟记》以及南曲选本《南音三籁》大约成于此时。他还编纂了《拍案惊奇》,这部作品后来成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与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并称“三言二拍”。
学术著述
他的学术著作包括《后汉书纂》、《诗逆》和《孔门两言诗翼》,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的深厚研究,以及对史学和批评理论的探索。此外,他还出版了一些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小册子,如《圣门传诗嫡冢》,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广泛兴趣和多方面才华。
政务经历
崇祯中,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并署海防事。在任内清理盐场积弊,有过显著政绩。不久之后,被擢升为徐州通判,但在崇祯十七年的农民起义军围困下,在房村英勇抵抗,最终因伤势严重而去世,只有四十五岁。但即使是在最艰难的人生阶段,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创作,对中国文化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