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年,1953年,他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成为了高级建筑师,并荣获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称号。他的职业生涯就像一座座他亲手设计的宏伟楼宇一样稳固而坚实,从未有过动摇。在艺术的领域,他同样是一位深谙其道的人物。自1949年起,他便开始接触京剧,这门艺术与他的命运紧密相连。他受教于京剧大师陈大濩,学习时间长达近四十年。陈大濩亲授给他二十出精湛的剧目,其中包括《失空斩》和《搜孤救孤》,这些都是京剧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除了在舞台上的卓越表现,他还以文章形式来传承这门古老而神圣的艺术。他撰写了《忆陈大濩初演〈沙桥饯别〉》等多篇关于京剧的话题文章,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京剧深厚的情感,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人所拥有的丰富内涵。在1987年的浙江省“振兴杯”首届京剧比赛中,他凭借自己的卓越才华和专业素养获得了一等奖。这不仅是对他的个人能力的一次肯定,也是对整个京剧艺术传统的一种推崇。
通过他的努力和贡献,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真正的艺人,不仅要在舞台上有着非凡的表演技巧,更要能够将自己的热情、知识和经验融入到文字之中,以此来传播、保护和发展这份美丽而复杂的情感——即使是在文字面前也能呈现出一种独特且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正如他在文中的描述一样,那些最初由老师亲授给他的经典 京 剧 令 他 感 激 不 已,如今又被重新诠释,为后来的世代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心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