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春秋战国的时代,楚国有一个樵夫,他叫钟子期。前387年至前299年,这个樵夫以他的琴艺和与俞伯牙的故事而著称。相传他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但实际上,他是春秋时期楚国汉阳人,名徽,字子期。在历史的长河中,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发生了一段美好的友情。
俞伯牙是一位非常聪明且天赋极高的人,对音乐充满了热爱。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并在短短三年内学成了许多技巧。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感到艺术上的不足,因为他渴望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心灵感悟。这时候,成连建议他去拜访东海岛上的方子春,一位真正懂得音乐之道的一代宗师。
于是,他们一起乘船前往东海,而成连留下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的老师方子春,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但最终成连没有回来,而伯牙只好独自一人等待,在这期间,他仰望着大海和山林,从中汲取灵感,最终弹出了那首令人心动地忧伤曲目。这个过程中,伯牙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琴艺,而且学会了如何通过自然界来寻找艺术中的本质。
尽管后来俞伯牙成为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正能理解他的曲子的知音却寥寥无几。而对于钟子期来说,那一次偶遇带给他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交流,那种感觉如同“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它使得两人成为至交,无论是在生活还是艺术上,都有一份难忘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