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刘醒民如同忘了揭开童话宝库的钥匙周总理的笑容在镜头前悄无声息

0

在沂水县的1932年春天,一个名叫刘醒民的摄影家诞生,他的生命与镜头紧密相连。1948年,当中国正迎来解放战争的高潮时,刘醒民拿起了照相机,与“小八路”的称号同行。他从鲁中军区宣大被选入美术组,学习画抗日宣传画,但未久,他转而投身于摄影工作,这一转变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刘醒民遇见了袁克忠,这位摄影组长对他的话语如同点燃了一盏明灯:“摄影比画画快多了,就能留下一幅幅生动真实的图像。”这句话让刘醒民心动,他决定跟随袁克忠学艺,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地记者。在南京解放后,他拍下的照片成为了珍贵历史瞬间,而他的名字也随之响起。

1949年春天,当刘邓大军向长江岸边进军时,刘醒民和其他战士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每一个关键时刻。他们使用晒兰图法,将底片夹到玻璃框里迅速晒出,每次都及时将这些图片发给部队,以此激励士气。这套画报不仅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也极大地鼓舞了斗志。

随着时间推移,二野解放大西南地区的大幕拉开。 刘醒民再次背起照相机,与四十七师并肩作战,从贵州到四川,一路拍下大量战斗场面的照片。这些照片不仅是历史资料,更是对英雄时代的一种纪念。

1950年的初春,在重庆成立西南军区之后,《西南画报》问世,它收录了一些由刘醒民所拍摄到的宝贵图片。这一切,都证明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镜头捕捉历史、创造传奇。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