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汉定都长安,关中不仅是京师官吏、军队、百姓等的生活必需品粮食的主要供给地,也是西汉重视开拓西北边疆的基地。为了满足各方面对粮秣等需求,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除了凿漕渠从东方运粮入关外,还在关中增建了灌溉工程,以扩大水浇地面积,从而增加当地的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十年内,穿凿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和成国渠等大量农田水利工程。
其中,以龙首渠为较早者,大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公元前122—前111年)。这项工程由一位名叫庄熊羆的人提议,他希望开一条引洛水灌溉盐碱地的大道。武帝采纳这一建议,并发兵卒万余人进行凿渠任务。最终,他们改用井渠结构,这种结构包括地下通道和竖井两部分,可以行水路线并便于挖掘人员上下出土和采光,最深的一些竖井达40多丈,由于挖出的许多骨骼化石被当作龙骨,所以称为龙首渠。
六辅渠则是在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是六条辅助性小溪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工程作用后,又规定了“水令”,这是我国最早见记载的用水制度之一。此外,还有白 渔 和 成国 渔 两个重要农田 水利 工程,它们分别以泾 水 和 渭 水 为源头,在郑 国 渔 的南面形成高产区,而成国 渔 长度略小于白 渔,但其溉 田 面积却比之大得多。
这些农田 水利 工程不仅解决了当时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关中地区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这三大系统,即以泾 水 为源头的小型灌 溃 系列,以 渭 水 为源头的大型灌 溃 系列,以及 以 洛 水 为源头的小型灌 溃 系列已经基本形成。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里,这些古老的干河成了连接自然与人类文明世界的一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