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拥护太子,流言四起
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首辅申时行上疏,强烈主张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申时行以明英宗两岁和明孝宗六岁被立为太子的例证来证明,此举符合传统礼制。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明神宗的拒绝,他不愿意让自己的不喜欢的王妃所生的儿子登基。
朱常洛五岁那年,王恭妃还未受封,而朱常洵刚出生,郑贵妃即被封为皇贵妃。这一情况引发了大臣们对明神宗废长立幼的猜疑,他们担心自己可能会因为这种行为而被后人记载为无忠君爱国之人。
册封郑贵妃并非为了东宫,只是因为她的勤劳,被加倍殊封。然而,大臣们仍然坚持认为应该依照长幼顺序来册立储君,并且不断地向明神宗施加压力。此时,有南北两京数十位官员纷纷上疏,请救济这一局面,但均遭到明神宗的置若罔闻。
怠政与宦官专权
随着时间推移,大臣们对此事愈发关注,他们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并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集体请求此事。当他们无法从正式途径得到回应时,便开始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如请辞等,以此作为最后的手段施加压力给予清醒思考。
虽然如此,一些宦官却利用这一机会进一步扩大其势力,其中包括当权者首辅申时行抱着“有朝一日自会觉悟”的幻想,对皇帝迁就。而这导致了更多的大臣辞职和廷杖事件,最终甚至有人因政治斗争而死去。
三王并封之礼再次提起
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的正月二十二日,一场新的风波爆发:大学士王锡爵密奏建议将三个儿子同时封王,然后再择善者继承。但这引起了更加巨大的震动,因为它似乎是在质疑已有的嫡系继承人身份,从而导致更多的人指责他阿谀顺从最终收回前命。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由哪种方式处理,都无法避免内忧外患,最终还是要回到原来的问题——谁才是真正合适的人选?
经过多年的激烈争吵,最终,在仁宗登基后的妥协下,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不过,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观点始终悬浮在空中,为历史留下了一笔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