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神话故事全集中,有一则关于晏子的故事。景公曾游于牛山,北望其国城而流涕,感慨万分:“吾将何以滂沱去此而死乎?”他的臣子艾孔和梁丘都跟着他哭泣,而晏子却独自笑着。景公问他为什么不哭,晏子回答说:“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数君将常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一涕,是不仁也。”
齐景公的行为让人觉得有些虚伪,他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也会面临死亡的命运感到悲伤。在《左传》中,也有类似的对话,其中齐景公询问如果没有死亡,那么人们会怎样快乐?晏子回答说,从古到今,如果没有死亡,那么现在的人们的快乐,就是古代人的快乐了。
对于国王来说,他们往往渴望长生,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而普通人,对于死亡则往往持一种平静态度,因为他们认为生活中的苦难远比死更难以忍受。就像一些人期待早日退休一样,有些人却害怕退休,以至于改变自己的年龄。
在毕飞宇的小说《青衣》中,一位名叫筱燕秋的演员因为执迷不悟,在舞台上坚持到底,最终走向了绝路。毕飞宇评价筱燕秋,这样的女性特有的韧性,让她们即便面对挣扎和悲剧,也能保持无力回天的情绪。
鲁迅曾经指出有一种人,从年轻到壮年,再到老年,都毫不为奇地过下去,只是在老年时才显得有点古怪。在晚年的李国文也有这样的感慨,他认为应该承认自己的衰老,并尊重过去的成就,而不是继续折磨自己和别人。他还讽刺那些见女士时眼神七老八十,但内心仍有邪恶光芒的人。这世界上最难看的事情莫过于是这样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