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一个复辟的梦想家,他不仅追随袁世凯的脚步,还自有心思,留下一根辫子,为清朝画上句点,却意外地把自己卷入历史的漩涡。提起张勋,人们总会想到“忠诚”。这位人物似乎天生带着一股反叛的气质,从军队开始,就像是一名与常人不同的“兵匪”,既不是典型的士兵,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匪逆。他深受满清旧制影响,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即便大清帝国摇摇欲坠,他依然固守着那根代表身份的辫子。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被命令镇守南京,负责第九镇新军,不论外界如何否认“大清”的存在,他仍然抵抗到底。后来,被封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以表示对清廷绝对忠诚。他和所部都留胡须并辫发,这让他得到了“辫帅”的称号,而他的部队则被称作“辫子军”,仿佛在他的头顶上,大清帝国还未完全消失。
然而,对于这个所谓的大忠者,你说他真正是忠于谁?是袁世凯吗?1913年,当隆裕太后的逝世引发了新的政治变动之际,张勋联合溥伟等人阴谋夺取济南,并宣布复辟,但最终复辟失败了。当他再次试图与军阀联手进行第二次复辟时,又强迫冯国璋加入他们行事。但最终,在一次又一次权力斗争中,最终还是在天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生命最后的时候,他似乎在模仿杨小楼京剧中的台词:“吾回天无力,只能独善其身。”即使脑袋悬挂着、头上的辫子未脱离,“我”依然是一个满 清的心肝之臣。你问,这个人该怎样形容呢?他是否忠于文明?或者是对满清帝国的一种执着?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精彩的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