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自少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入仕,他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他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并兼任兵部尚书。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最终成为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被称为“三杨”。
他以“学行”见长,对待公事极为谨慎,不论是对皇帝还是对亲友,都不轻易提及公务。此外,他还曾多次上书劝阻皇帝的错误决策,比如反对减免岁供而增加征收枣八十万斤的决定,以及反对使用乐队在元旦庆祝活动中,这些都显示了他作为一名高级官员的责任感和忠诚。
在政治斗争中,他始终保持着独立的立场,即使面临巨大的压力也不愿意做出妥协。他对于权力的运用有着清醒的认识,一直坚持原则,不因私欲或个人利益而改变自己的判断。
他的晚年生活相对安静,但仍然关注国家大事。在明宣宗即位后,他继续担任重要职务,并参与修撰《明仁宗实录》的工作。
最终,在正统九年的春天,由于家中的忧虑和患病问题导致健康状况恶化,最终辞世去世时,其贡献被广泛认可,被赠予左柱国、太师之职,并追谥“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