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的梦想是将古老的中医药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全球健康,让更多人享受到它的益处。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致力于深入研究青蒿素,并希望能够开发出更多药物来改善人类生活。
屠呦呦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她从未追求过荣誉。她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传统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这也是她的兴趣所在。
新中国第一代药学家屠呦呦认为,青蒿素是一种由传统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而诺贝尔奖则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为祖国而努力工作的一份荣耀。
1969年1月,屠呦uhao加入了“523”任务,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大规模合作项目,其目标是控制疟疾。抗疟疾药物的研发就像是在与疟原虫进行一场速度赛跑。在接手这个任务后,屠uhao浏览了大量文献资料,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甚至拜访了许多老中医。她记录下所有关于治疗疟疾的信息,最终编写出了以640种中草药为基础的心得体会书籍——《疟疾单验方集》。
经过多次试验和失败之后,在1971年10月4日,当190次实验都没有成功时,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种有效方法——用沸点仅34.6℃水提取青蒿。这一发现让他们走上了通往临床测试的大门,但这条路并不平坦。他们必须制备大量提取物,但由于设备不足,他们只能使用7个大水缸来代替实验室中的提取器具。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有毒副作用出现,也要继续前进,因为时间紧迫不能错过临床观察季节。
随着时间推移,一系列艰难困苦、曲折不顺的试验之后,最终证明了这一疗法对治疗疟疾有效。此后,青蒿素被正式引入临床应用,它迅速成为治疗各种类型疟疾的重要工具。
然而,对于这种成果来说,还有很多挑战等待解决。尤其是在面对抗性问题上,每一个新的突破都是向前迈出的一步。而对于未来,更大的挑战正在呼唤着解决者们前行。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探索,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而这是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共同承担起责任和担当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