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第一次北伐时驻军灞上,一个衣衫褴褛的读书人前来求见。桓温因招贤纳士之需,接见此人后深感满意。这个读书人名王猛,因家贫自食其力,但对学问有浓厚兴趣,他不在乎周围士族的冷眼相待。
王猛曾被邀为前秦官吏,但他拒绝隐居于华阴山。闻桓温攻入关中,他特地来到军营。此次,桓温欲考验王猛的才华,便请他论述当世局势。
王猛以精辟之谈分析南北形势,令桓温赞叹不已。在与桓温交谈时,他手中偶尔摸一摸衣襟内虱子(文言“扪虱”),这一举动虽让旁观兵士惊讶,却未影响他与桓温的深入交流。
桓温询问为何豪杰不敢近前,王猛微笑解释:“您千里而征,不过灞水而止,这使人们难以捉摸您的真意。”这番话触及了桓温心中的疑惑——自己是否真正打算攻下长安?
尽管如此,当即退兵时,桓温仍邀请王猛同行,并授予高职,而王猛则返回华阴山。他留下的传奇故事,使得“扪虱”的名字传遍天下。
苻健死后,其子苻生暴君登位,被堂弟苻坚推翻。苻坚寻找得力助手,一度推荐了已经知名的读书人——这位曾在灞上与樊世较量、事迹显赫的人物——即是那个曾经扪虱的人— 王猛。当两人相遇,他们关于历史和治国的大讨论让彼此印象深刻。
随着时间流逝,在公元375年,即将去世前的那一年,病重中的王猛向苻坚提出重要建议:“我死后,你切勿再进犯东晋,而应首先消除鲜卑羌人的威胁,以保障国家安全。”
然而,此篇神话故事仅供参考,不代表历史实录或文学作品中的准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