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古长城下的隋朝霸主杨广之谜

0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是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他不仅开创科举制度、修建了著名的隋朝大运河,并且营建东都洛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频繁的战争和滥用民力最终导致了天下大乱和隋朝的覆亡。

在他执政期间,杨广面临着来自各地农民起义和边疆地区高句丽、吐谷浑等国的挑战。他亲征平定吐谷浑,并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然而,他对高句丽的三次征讨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而是被迫议和收兵。大业十余年的内忧外患,加上过度役使百姓,大量的人力资源被调动至军事前线或用于建设项目,这些都加剧了民众对他的不满。

尽管如此,在文化艺术方面,杨广还是有所贡献,如发展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即科举制,为古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此外,他还修建了一系列宫殿苑囿,如显仁宫、江都宫等,以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生活。

然而,大业十四年的江都兵变中,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其孙皇泰主杨侗追谥为世祖明皇帝。而《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这段历史上的争议和矛盾,使得关于杨广的人物形象一直充满争议,其中包括他是否真的弑父,以及仁寿宫变背后的真相等问题,都成为史学家们长期探讨的话题。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