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人,以博学多通著称。其文学成就与书法、鉴赏古物和书画技艺相辅相成,对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皆有深入研究。官至翰林待制,并担任国史院编修官,其学问影响深远,被誉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与虞集、黄溍及揭傒斯齐名。
柳贯的诗文作品广泛流传,其中《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柳待制文集》等著作尤为著名。他对江西诗派有一定的欣赏,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一些过分追求奇特和神奇的态度的不满。在他的散文中,他长于议论事宜,文字严整,有着较强的批判性思考力,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坛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其晚年,柳贯回到家乡杜门,不再出仕,而是专注于读书写作和收徒授学。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对自己的学习亦抱持极高标准。在他看来,一位真正的学者应当具备广博知识以及坚实的人生观念。此外,他还留下了一些题跋文字,这些短小自然但情真意切的小品文,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多方面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