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在大通桥畔物品流转记录了明清两代的繁荣往事成为重要的漕运码头如今这里依然回荡着历史的脚步而远方那些关

0

在我们乘坐列车穿梭于北京站时,我们总能从窗外的车窗望向城墙上那座雄伟的曲尺形箭楼,这就是北京内外城八个角楼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内城东南角楼。如果在一百多年前,登上这座角楼朝着城外看,可以看到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这里还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的出口。向城内看,也是水,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泡子”串联起来,像是一条翡翠项链,北京人称之为“泡子河”。

说起角楼,人们总会想起故宫城墙上的四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奇异建筑。它们结构奇异,和谐美观,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一大代表作之一。其实,在明清时代的北京内外两层,还有八座不同风格的大型箭塔,它们不仅有装饰作用,而且驻扎着军队,以备随时防御来犯之敌,因此都被设计成防御性的箭塔。

其中尤以紫禁城正面的内外两个角塔,为规模最大。在岁月流逝中,其余七座大型箭塔或毁于雷电或战火,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市政建设中被拆除。

现存的是建于明正统四年的内城东南角楼,由永乐皇帝修筑北京的时候,因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月 城、楼铺之制多未备”,到了正统元年复命修筑京师九门及其他东西北三面各一所千仞深基巨石围垣完工,并加固了几处重要位置。此后历代进行过多次修缮,如乾隆皇帝对所有京师中的每一座大型箭塔进行了重大维修工作。

此角楼建于突出墙体的一个方形台基上呈曲尺形,高29米(其中台基12米),底边长39.45米,面积约700平方米,其结构坚固无比,可守可攻。两条大脊线交叉成十字状,上覆灰筒瓦绿剪边与绿琉璃饰兽头。两个侧面设有相应数量的大窗口共144个,是国内现存最多方向最全面的小型防御性建筑之一。

1981-1983年间政府拨款重建该地标根据不改变原貌原则恢复其历史旧貌并开设展览馆对社会开放游览。但很多人错误地把这个地方叫做“东便门”,实际上是误解,该名应该指的是位于此地西北200米处古老但已不存在的大型木桥,即明嘉靖年间建立且1950年代拆除的事实需要纠正。

照片显示了当年的漕运码头景象,其中包括一个名叫查尔德德国摄影师拍摄的情景。这段历史记录展现了一幅北方水乡生活画卷,如果不是画图中的内部结构以及巍峨的地势,我们还以为是在苏州水乡景色下行走呢。

漕运曾是元、明、清三代最重要官办经济活动,也是将富庶地区田赋集中到首都的一种方式。在古代,水路交通成本低效率高,所以成为主要运输方式。大通桥附近就是这样的码头,它连接了通惠河与朝阳门,从而形成了一条供粮食等货物通过陆路转移至海路再送往北方首都是必经之道。而这些船只经过改造,最终变成了沿海使用更适合湖泊航行的小船——剥船,这种模式又称为剥运,即由大船换小船来实现货物从海洋到湖泊之间移动过程中的转换。

由于人口激增和城市建设,大部分漕粮改用银两支付或者铁路轮船直达,不久之后跨越五百年的 漕运活动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最后,当我们站在今天这个场所,再次抬眼望向那些悠久记忆留下的痕迹,我仿佛能听到那些过去的声音,那些关于石悦故事里的细节回响在我的心灵深处,就像一次免费阅读旅程,让我重新认识那个充满传奇的地方——我们的故土。在这里,每一步脚步都似乎踏上了时间机器,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史情,让我们沉浸在那片光辉灿烂又朴素无华的地方,那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去了解的地方,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免费阅读来继续这段旅程,只需点下鼠标,就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盛夏,用自己的双眼去感受它独特的情调与氛围。那时候,你是否也会发现,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股力量引领着你走向属于你的故事?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