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创立以来,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桑变迁。作为中国中央政权的象征和政府、社会的核心,皇帝享有绝对的权力和崇高荣誉。他们被尊称为“朕”,面对之时臣子们只能直呼其名,或私下以“圣人”、“大家”、“官家”等礼语致敬。
优孟,是春秋时期楚国宫廷中的一个才艺横溢之人,他不仅能歌善舞,更是口才出众。在宫廷里,他常用巧妙的话术来劝谏君王,却总能让君王听从他的意见。
有一次,楚庄王特别宠爱一匹马,将它养得极尽奢华,但最终这匹马竟然死去。楚庄王悲痛欲绝,便决定为此马举行大葬礼,并且想把它安葬得像大夫一样。但是,大臣们都不同意这种做法,这让楚庄王愤怒至极。他宣布:“谁再敢因为这匹马而提出异议,都要杀无赦!”大臣们都吓得不敢开口了。
就在这个时候,优孟听到这个命令后,就哭着跑进宫殿,对楚庄王说:“陛下,您太过分了,用这样的方式安葬这样珍贵的生命,这不是对您的忠诚啊。”他接着建议:“应该用更隆重一些的方式来安葬它,比如给它穿上白玉内棺,用斑纹梓木制作外棺,再加上名贵木材镶边,还要派使者去各个国家请祭。”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楚庄王的心,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定改正。这就是优孟智慧与勇气所带来的改变,一位乐师如何影响了一位国君,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并及时纠正。
在另一方面,有个叫孙叔敖的人,是楚国的一位清廉且贤明的大臣。他曾经向孙叔敖倾诉过自己即将陷入贫困的情况,并请求帮助。孙叔敖答应会帮忙,但是却突然去世了。当孙叔敖儿子陷入困境时,他按照父亲临终前所说的那样找到优孟求助。但是,当 儿子告诉优孟真实身份的时候,优孟却假装成孙叔敖出现,为的是考验楚庄王是否能够识别真伪,最终甚至还模仿起孙叔敖的声音和举止,使得即使熟悉的人也难以辨认。这一切都是为了警示人们,不论职位多么高贵,只要心存贪污或是不廉洁,那么即便是在死亡之后,也无法逃脱因果报应。而最终,由于优孟的一番解释和演绎,终于让杜威明白到这一点,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性的灾难。此事传开后,又一次证明了乐师优孟那超凡脱俗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在朝堂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