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之后,明朝的官员面临着选择:是投靠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是与皇帝一起殉国?然而,大多数官员选择了前者,只有二十八人选择了后者。这些忠臣烈士中,有文臣二十一人和勋戚七人。
最著名的忠臣之一是范景文,他曾经担任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但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他拒绝了侍从的劝说,决定同样殉国。他写下遗书,并在破庙中寻找古井而死,终年58岁。除了范景文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高级官员也选择了殉国,他们包括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大多数官员都没有跟随崇祯皇帝殉国,但他们中的某些人却表现出了极大的背叛性,比如给事中光时亨,他曾经反对南迁计划,却是在李自成进城后第一时间去投降。而那些真正忠于国家的人,如刘文炳,他们不仅没有逃脱困境,而且带领家人共赴黄泉。
这些历史人物对于明朝来说意义重大,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在清朝官方编修《明史》时,这些人的行为被高度评价:“他们树立了一种千秋万代的义烈,不仅获得当代人们的褒扬,也让自己的名字与日月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