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阅史景迁最新著作《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中文版——《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温洽溢译,台北:时报出版,二零零九年二月)时,我深感欣慰。这部作品不仅以其独到的笔触和精湛的研究手法再现了明末清初两大散文家的风采,更是对这两个时代文化巨匠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成就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探究。李渔与张岱,这两位才子,其文学之才,不仅技巧娴熟,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他们的文章充满了性灵气息和率性之为,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我第一次阅读张岱的《陶庵梦忆》,尤其是〈瘦马〉一节,那份震撼心灵的情感至今仍历历在目。我被他那纵横捭阖、豪放不羁的一生所吸引。张岱出身于显赫家族,他曾经享受过奢靡无比的生活,但随着历史变迁,他从一个富家子弟蜕变成为了一名隐逸,在山林间度过余生。在他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段段往昔浮华生活,如同隔世一般动人。
他的“博览之所”——不二斋,那高大的梧桐树下,一片翠绿葱茏;腊梅点缀墙边,让人仿佛置身于清凉世界。而图书四壁,连绵不断,与鼎彝尊蹴相得益彰,此景象与后来的简朴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倍感落寞。
近日,我又读到了史景迁关于张岱晚年的记载。他如何通过回忆和修史,为自己树立存在价值,这种转折让我感到深刻。此外,史景迁以其非凡的手法,将大量资料编织成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张岱这个复杂多面的个体。
书中的第一章便以这样的开场白:“居处前有广场”,进入夜色,“灯笼也亮起”,使得他感觉到自己的住处真是“无虚日”,既可以交际,也能淫冶。这段描述源自《陶庵梦忆》,卷四,篇二,是张岱描绘南京秦淮河畔端午节的情状。这种描写既真实又带有作者个人情感,使我想起那些正统历史著作中缺乏的小细节。
总之,无论是史景迁如何撰写,或是我如何品味,都让我对这两位散文家的世界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意。我相信,只要有人追寻过去,对我们来说,它并不会像云烟一般消失,而是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