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李必、高力士、唐玄宗、杨贵妃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观众为剧情、道具、演技、化妆叫好的同时,也好好学了把历史课。李必的原型是李泌,此人的确是唐朝一个运筹帷幄、能文能武之人。在“安史之乱”之前,他已经辞官归乡,但为了辅佐太子李亨,他选择重新复出。事实上,由于他复出的谋划和计策,唐肃宗才平定了“安史之乱”。他的智慧和能力不仅得到了张说和张九龄的赏识,还受到韦虚心和张廷珪的器重。
在当时,有一位年仅七岁的小男孩,就已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能,这就是后来的神童——李泌。他对黄老列庄学说的了解,使他在政治斗争中游刃有余。在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随着机遇巧合的到来,李泌被召见至宫中。在朝中,不仅受到张说和张九龄的青睐,大臣们也极为看重他。
然而,当“安史之乱”爆发时,玄宗仓皇逃离京城,而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这位新君派人四处寻找这位才华横溢的大臣,以授予其高官,但无奈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这个自诩山林隐逸的人的心意。最终,在肃宗与代宗两朝,他多次坚决推辞宰相之职,最终选择远离权力的喧嚣,将自己的身心寄托于衡山深处的一片静谧。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二日,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4月1日),这位忠诚而又超脱的人生旅途画上了句号。当德宗追赠他为太子太傅,并加倍赐予丰厚礼物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份由衷赞扬。此外,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某个春夜里,当历代功臣四十人并排坐立在帝王庙前,与历代帝王同祀时,我们或许可以听到那悠久年代里的呼吸声,以及对一个时代最杰出人物永恒而沉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