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九世之乱屡次迁都

26

中丁在位期间,所做的一件较有影响的事,就是将商的都城由亳迁到了隞。关于隞都的所在,多数学者指为近年来在郑州西北约20公里处发现的小双桥遗址。这 处遗址恰好在传说中隞都的地域内,总面积约144万平方米,其中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祭祀坑和青铜冶铸遗址。其考古学年代大致在郑州二里岗上层的自家 庄期,适值郑州商城开始废弃的年代。 由此看来,学者的这种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小双桥这处遗址文化延续的时间并不长,它表明隞作为商朝都城的时间很短暂。究其原因,是商朝自中丁开始,就陷入了不稳定的局面。 文献记载,自中丁开始,商的都城便出现频繁迁徙的情况: 由于其父太戊的威望很高,所以跟随中丁迁于隞都的大臣很多,而且大都是忠贞之士。所以,天下诸侯不再朝觐亳都,而都来隞都朝拜中丁。亳都仍然处在血腥恐 怖之中,由于都只顾争权夺利,那里的河流常年疏于失修,后来年年泛滥成灾,一座辉煌宏伟的都城,就这样渐渐地坍塌了、颓废了。 当然,中丁在隞的日子也不好过。蓝夷看到商朝开始削弱,于是企图乘机摆脱控制,向商朝发动进攻。中丁发兵征伐蓝夷,虽然阻止了蓝夷的进攻,但由于战争的消耗,商朝的国库更加空虚了。 从中丁开始,出现了 殷人屡迁 不常厥土 的现象。具体的迁都路线,由于文献记载的不同,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而比较一致的看法则是: 中丁死,弟弟外壬即位。外壬死,弟弟河亶甲即位。河亶甲在位期间,王室内部的纷争依然继续。他在位三年时,彭国攻克邳国;四年时,征伐蓝夷;五年时,彭国和韦国攻打班国。由于内乱和外患,河亶甲又迁都于相(今河南内黄)。 河亶甲死,传位给儿子祖乙。祖乙即位后,迁到了一个新的都城,这个地方《竹书纪年》里叫 庇 ,《史记》里叫 邢 ,也有记作 耿 的。据各方面考古及古书考证,也就是今天河北邢台附近的地方。 实际上,祖乙在位期间,粉碎了九夷的叛乱,商朝的局势相对比较稳定。祖乙死后,相继由祖乙儿子祖辛和祖辛弟弟沃甲、沃甲侄子祖丁即位。此后,沃甲儿子南 庚(与祖丁是堂兄弟)即位。南庚在位期间,把都城从庇迁移到奄,即今天的山东曲阜。南庚死,其侄子阳甲(祖丁的儿子)即位,阳甲三年,西边山戎叛变,商朝 更加衰弱。阳甲死后,盘庚(祖丁的儿子)在一片混乱局面中即位。 《史记》记载: 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或争相代立,比 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也就是说,从仲丁到外壬、到河亶甲、到祖乙、到祖辛、到沃甲、到祖丁、到南庚、到阳甲,一连九世,为了争夺王位,骨肉相残,非 常混乱,使商朝走向衰败,诸侯不再来朝贡商王。由此可见,从中丁开始,商朝出现了 九世之乱 的局面,又走向了衰落。 为什么商朝的王 位继承会连续出现这么大的混乱呢?原来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一般由父子相传和 兄终弟及 两种方式相结合。 兄终弟及 是父子相传的变例,开始于商汤次子 外丙。当初商王汤在位时,本已立长子太丁为太子,但太丁没有来得及即位就死去了。汤死后,汤的孙子(太丁之子)太甲年幼,因此由太丁弟弟外丙继承王位,开 创 兄终弟及 的先例。按照 兄终弟及 的继承法,兄死后应由弟继承,直到兄弟中最小的那个少弟死去,才能由长兄之子即位。这种继承制度虽然是父子相传制 度的辅助形式,但是在中丁以前,则基本上形成为一种重要继承制度。仲丁以后,这种制度则遭到了破坏。 从中丁到阳甲,前后五代九个商 王,都由于当即位的弟弟死去时,不肯再把王位交给长兄之子,因此造成了 废嫡而更立诸,或争相代立 的混乱局面,并由此造成原来臣服于商的一些方 国部落乘机摆脱控制,或起兵反叛,或拒绝朝贡,削弱了商朝的统治。其间虽然有祖乙平服了东方夷族,使商的统治一度复兴,但是商朝内部王位的纷争却并没有解 决。由于这些原因,阳甲在位时商王朝再度出现衰落,诸侯也不来朝贡。因此,如何结束王位纷争及其造成的混乱局势,巩固并继续扩大商王朝的统治,就成了摆在 盘庚面前的严峻问题。 屡次迁都为哪般 对于迁都的原因,以前史学界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 游农 说,二、 游牧 说,三、 水灾 说,四、 去奢行俭 说,五、 王位纷争 说。 先说 游农 说。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商代的农业还属于原始农业,主要是采取 焚田 的方法,来代替使用笨拙的生产工具开辟原野。也就是放火把林莽烧 毁,在灰土里播种。他们既不会灌溉,也不懂得施肥,一旦土地自然肥力耗尽,就迁徙到别的地方换地耕种。商族没有夺取天下之前的迁徙也可能跟这有关,但商族 夺取天下之后,就不一样了。商族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那就说明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比较快,比其他部落先进,这样才能取得其他部落的拥护和支持。《汜 胜之书》还说: 伊尹作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 由此可见,早在商汤开国初期,已经懂得施肥、灌溉等耕作技术,这对农业的稳定发展非常有利。事实上, 商代的农业已经很发达,从甲骨文可以看出,种植的作物有禾、麦、黍、稷、稻等;跟整田和土地划分有关的有田、畴、井、疆、亩、圃等;耕作工具有木制的耒、 耜和牛拉犁等。尽管这些文字是从殷墟里发现的,但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循序渐进的。虽然商朝时期有 焚田 的记载,但据胡厚宣先生在《殷代焚田说》里考证,这 个时期的 焚田 ,是殷人的一种狩猎方式,已经和农业无关。由此可见, 游农 说的论据经不起推敲。 再看看 游牧 说。商族在夺取天 下之前,已经迁徙过八次。如今又一连迁徙五次,迁徙如此频繁,所以就有人认为商族是个游牧民族。况且马车是商族祖先相土发明的,牛车是商族祖先王亥发明 的,这些史料又进一步进强了这些人的看法。人们认为,这个民族原先肯定有游牧的成分,不然也不会是中国历史上成为马车、牛车的发明者。但商族祖先契是尧舜 的司徒,也就是管理天下普通百姓的官,被尧舜封于商地。如果商族是个游牧民族,那么尧舜还会把他封到一个固定地方吗?所以商族一开始也是个以农业为主的部 落。再说如果商族是个游牧民族,那么其迁徙应该是每隔两三年,或者三五年有规律的迁徙,而历史上商族的迁徙并没有规律性,有时候很频繁,而有时候又很稳 定。从商朝前期的卜辞和考古资料也可以看出,农业是它的主要经营项目。《汜胜之书》记载: 汤有旱灾,伊尹作区(ōu)田。 作区田的目的是便于水浇灌 溉,这说明早在商汤时期,商族的农耕技术就已经很先进了。所以, 游牧说 也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