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至清的帝制时代,值得称道的好皇帝屈指可数。除了打天下的开国君主,大多数守成君主实在难以恭维。这批人从小在深宫高墙之内成长,没有经历磨难,耳边一片阿谀奉承之词,养成刚愎自用、骄奢淫逸的习性。指望他们力挽狂澜,难矣哉!
当然,也有例外。如明朝初年的历史学家谷应泰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议论,颇值得细细品味。他说:“人主在襁褓,则有阿姆之臣;稍长,则有戏弄之臣;长大,则有嬖幸之臣;即位,则有面谀之臣。千金之子,性习骄佚,万乘之尊,求适意快志,恶闻己过,宜也。”
孝宗朱祐樘就是一个例外:恭俭仁明、勤求治理,他身边多是高风亮节、敢于直言极谏的大臣。这和他多方征求方正之士、杜绝嬖幸门户、抑制外戚和太监,以及增设午朝频繁召见大臣,有关。
这与孝宗本人的素质很有关系。他在太子时期得到博学多才的程敏政等人的指点,对经史了然于心,为“仁孝恭俭”树立了良好榜样。而即位后,他仍然不忘学习,不断阅读《孝经》、《尚书》、《朱熹家礼》、《大明律》,遇到疑问立即请教儒臣法吏。
无怪乎人们称赞他是明朝最为遵循儒家伦理规范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他拨乱反正,将佞幸排斥,对内阁六部进行了大幅度的人事调整。
首先触及的是内阁大学士万安,这个人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不会理政,只会高呼“万岁”,被人讥讽为“万岁阁老”。他升官法门,就是巴结万贵妃及其兄弟,与方术佞幸李孜省互相勾结紊乱朝政。当孝宗查获其奏折,每一件都是向皇帝推荐房中术秘方,被迫罢官。
接着被罢官的是另一个内阁大学士尹直,以及刘吉,他们都因为与言官勾结,以口蜜腹剑的手段谋取权力,最终遭到了罢免。
清除宵小,是为了起用德高望重的正直大臣。在孝宗即位初年,就想起了刚直不阿的司礼监太监怀恩,因为支持言官抨击传奉官被先帝贬往凤阳,被采纳作为忠诚表现之一,把他召回,并让出任吏部尚书,让他负责领导班子的调整工作。
王恕是一个例证,他以敢于直言极谏而闻名,上疏陈言二十一次,上疏建白三十九次,全力阻击佞幸。然而,由于没有得到重用,最终退休。此后,在民间流传着民谣:“两京十二部,无一人比王恕。”
丘浚也是这样一个人,以经济才能著称,一生致力于修订国家典章制度,并撰写了一本关于《大学衍义》的补充书籍,此书深受孝宗青睐,被誉为辅助圣学者。此后,他参与编撰《宪宗实录》,并参与机务工作,为文渊阁大学士,在七十一岁时去世,其盖棺论定还是公允地评价他的贡献,同时也提出了他的弱点,如议论过激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