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商朝都城之一,在今山东郓城北。商朝祖乙建都庇(今山东郓城),这座城市的选择不仅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便利,更是因为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条件的完美结合。在这里,祖乙在位18年,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商朝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流逝,祖辛、开甲、祖丁和南庚依次在此建都,他们各自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但最终他们又分别迁出了这个曾经繁荣昌盛的地方。
然而,这座被遗忘的大地并不简单,它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根据专家的考证,此处原是一片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遗址。遗址土层呈黑色,暴露有大量磨光石器:石刀、石斧、石镰等。这不仅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工具制作技术,而且也反映出他们对土地耕作与狩猎生活技能有着深厚的理解。
陶片较多,有陶鬲腿、陶罐口沿、底及腹部等,在制作上有粗细绳纹、方格纹以及蓝纹等,从陶质看,有粗加砂陶、中加砂红陶至灰陶等。这一切都证明了当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审美和技术水平,同时也展现出他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的一种精湛技艺。
该古文化遗址文化层内涵丰富,其下层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大汶口文化类型,上层属于先进的龙山和商周文化。这意味着至少在距今六千年前以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郓城境内便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是郓城历史悠久的实物例证。而《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窥见那段辉煌而又曲折的人类历史。
因此,无论是在文物保护还是学术研究中,这个曾经被忽视的小镇,都成为了人们探索古代文明奥秘的一个重要窗口。不仅如此,它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曾经繁华如梦,如今却静悄悄躺在地下的古老都会——庇。